这是一首唐诗,诗人白居易创作。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旅居异乡时,傍晚时分在江边散步的情景,通过对暮江景色和乡愁的生动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
全诗如下:
一道残阳铺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红。
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珍珠月似弓。
白帝城边草不绿,去时离家三千里。
君愁我亦愁,南望不尽归帆数。
第一句“一道残阳铺水中”,描绘了暮色中的江面,一道残阳正在缓缓地落下,映照在江水中,金光闪闪,波光粼粼。
第二句“半江瑟瑟半江红”,描写了暮江的景色。半边江水被残阳照得通红,另一半江水则被夕阳映得瑟瑟发抖。这是诗人通过对暮江景色的生动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
第三句“可怜九月初三夜”,描写了诗人旅居异乡的夜晚,正是九月初三的夜晚。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,月光像弓一样弯弯,然而诗人却无心欣赏这美丽的景色,他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。
第四句“白帝城边草不绿,去时离家三千里”,描写了诗人旅居异乡的地方,白帝城边。这里的草木枯黄,毫无生机。诗人离家已经三千里,他心中充满着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
第五、六句“君愁我亦愁,南望不尽归帆数”,描写了诗人与友人共愁思乡之情。他们站在江边,南望远眺,只见归帆点点,却不见自己的归帆。他们心中充满着对家乡的思念之情,也对前途充满着担忧。
这首诗通过对暮江景色的生动描写,以及对诗人乡愁的细腻刻画,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诗中所描绘的暮江景色,以及诗人所表达的乡愁,都极富感染力,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,感受到诗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