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满江红》是一首南宋词人岳飞的词作,创作于公元1132年(建炎二年)。这首词慷慨激昂,气势磅礴,抒发了岳飞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收复失地的决心,表现了他精忠报国的壮志豪情和对民族统一的强烈渴望。
公元1127年,金兵南下,宋高宗南逃,偏安江南。岳飞自幼习武,精通枪法,十八岁从军,屡立战功。1132年,岳飞率领岳家军四万余人,从鄂州(今湖北鄂城)出发,北伐中原。岳飞一路高歌猛进,收复了襄阳、邓州等地,直逼开封。金军闻风丧胆,节节败退。
《满江红》这首词,是岳飞在北伐前夕所作。词中,岳飞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,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决心。同时,也表达了他精忠报国的壮志豪情和对民族统一的强烈渴望。
《满江红》这首词,语言朴实、感情真挚、气势磅礴,被誉为“千古绝唱”。词中,岳飞运用比喻、拟人、夸张等修辞手法,将自己的壮志豪情和家国情怀描绘得淋漓尽致。如“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”两句,充分表现了岳飞收复失地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。
《满江红》这首词,不仅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,而且在历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这首词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,为民族统一而奋斗牺牲。直到今天,这首词仍然是人们喜爱的爱国主义歌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