骂扬州的打油诗,是指讽刺、嘲笑扬州的地方特色、风土人情或社会现象的打油诗。扬州,位于江苏省中东部,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城市,素有“扬一益二”之称,经济富庶,文化兴盛。但同时,扬州也是一座“花花世界”,“销金窟”,充满着各种浮华靡丽的景象,这也成为了打油诗作者们创作的灵感来源。
1. 讽刺扬州人爱慕虚荣、奢侈浪费
扬州人爱慕虚荣、奢侈浪费之风由来已久。在清朝时期,扬州盐商富甲一方,他们挥金如土,建造豪华园林,购买奇珍异宝,过着奢靡的生活。这种风气也感染了扬州的普通百姓,他们纷纷效仿盐商,追求奢华的生活,导致社会风气浮华靡丽。
对此,不少诗人写了打油诗讽刺扬州人的爱慕虚荣和奢侈浪费。如清朝诗人袁枚在《随园诗话》中写道:“扬州人好虚荣,喜奢华。一衣一帽,必求精工巧制。一餐一饮,必求山珍海味。虽贫寒之家,亦不惜倾囊而购。”
如清朝诗人郑板桥在《扬州竹枝词》中写道:“扬州八百妓,香满十里街。春雨小楼深昼永,绣帘人在睡。夜来娇月圆,花好夜添香。玉女春风面,柳条映画墙。”诗中描绘了扬州八大花魁的绝色容颜和娇媚风情,以及扬州的繁华与奢靡。
3. 批判扬州社会风气败坏、人心不古
如清朝诗人吴敬梓在《儒林外史》中写道:“扬州乃天下之大都会,盐商富甲一方,官府昏庸无能,民不聊生。士大夫惟利是图,百姓惟利是趋。市井小人更是趋炎附势,唯利是图。”诗中揭露了扬州社会风气败坏、人心不古的现象,对腐败的盐商和昏庸的官府进行了无情的讽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