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曹植
原文:
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
释义:
我们本是同胞兄弟,却为何互相残杀,如此狠毒?
我们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,却为何互相伤害,如此无情?
诗意:
作者:李白
原文:
石灰吟
烧却为堆积,
始知世事梦。
渔阳鼙鼓动地来,
惊破霓裳羽衣曲。
释义:
石灰被烧成一堆,才意识到世事如梦。
渔阳的鼙鼓声震动大地,惊破了霓裳羽衣的乐曲。
诗意:
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安史之乱的感慨。安史之乱是唐朝中后期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叛乱,叛军攻占长安,唐玄宗仓皇逃亡。李白在诗中以石灰的遭遇来比喻唐朝的衰败,表达了对唐朝的惋惜和对安史之乱的愤慨。
作者:苏轼
原文:
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。
无肉令人瘦,无竹令人俗。
人瘦尚可肥,士俗不可医。
不见五陵豪杰墓,无花无酒锄作田。
(财主)
释义:
宁可吃不上肉,也不可不住在没有竹子的地方。
没有肉会让人瘦,没有竹子会让人粗俗。
人瘦了还可以变胖,一个人的俗气却无法医治。
看看五陵豪杰的坟墓,哪一个不是荒草遍地,死后什么也没有留下。
诗意:
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和对世俗的鄙视。苏轼一生爱竹,他认为竹子是高风亮节的象征。在诗中,他将竹子与肉进行对比,认为肉可以让人身体肥胖,竹子可以让人精神富足。他认为,一个人宁可食无肉,也不可居无竹。这是他高洁品格的体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