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马诗李贺中的踏是什么意思?

首页

马诗李贺中的踏是什么意思?

诗中踏的含义

在马诗李贺中的“踏”,主要是指踩踏、践踏的意思,同时还带有行走、行走的意思。这种用法在古代诗词歌赋中非常常见,尤以唐诗宋词最为典型,主要表现为:

1、指踩踏、践踏

例如李白《蜀道难》中的“噫吁戏,危乎高哉!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。”这句诗中的“踏”,就是指踩踏、践踏的意思,形容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,连行走都困难,更别说踩踏、践踏了。

2、指行走、行走

例如杜甫《春望》中的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”这句诗中的“踏”,就是指行走、行走的意思,形容诗人走过春天的原野,看到国破家亡的景象,不禁心生感慨,泪水和伤痛交加。

3、指行走、行走

例如李商隐《夜雨寄北》中的“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”这句诗中的“踏”,就是指行走、行走的意思,形容诗人走在巴山的夜雨中,思念着远方的亲人,希望早日团聚,共剪西窗烛,畅谈巴山夜雨的经历。

热门工具

Copyright© 名字网-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!闽ICP备202200016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