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朝光武帝时期,匈奴与汉和亲,双方以马匹为交换条件。匈奴索要的马匹质量很高,汉朝却以次充好,导致两国关系紧张。
《马诗二十三首.其十》是汉武帝时期的诗歌,反映了当时马匹短缺的状况。诗中写道:“荡荡复荡荡,吞海必昏黄。”意思是:荡荡之马,犹如黄河之水,奔流不息,如果饮水太多,便会昏昏沉沉。诗中还写道:“本自骏高上,谁持拘我肠?”意思是:这马本是骏马,却被人勒住肠胃,无法发挥其才能。
荡荡复荡荡,吞海必昏黄。
本自骏高上,谁持拘我肠?
沃野忽没足,漠北竟横行。
不逢人酌麦,焦草终自芳。
弱雏时与母,强马不胜鞍。
日薄不见景,霜落豪气短。
凤凰一在野,乌騅宁独闲?
张衡(78-139),字平子,南阳西鄂人(今河南南阳)。东汉天文学家、文学家、发明家。官至侍中、河间相,封河间侯。曾发明地动仪,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地震仪,他还是一位抒情诗人,他的《归田赋》、《同声歌》、《四愁诗》等,以真率流畅的语言,描述了田园的景色和人们的心情,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