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。这首诗描写了一座幽静的山中鹿舍,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、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。
全诗共四句,前两句描写鹿柴的环境:“空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。”以“不见人”反衬鹿柴的深幽僻静,同时引出“人”这一因素,暗示鹿柴并非完全与世隔绝,而是有人居住。后两句写诗人在鹿柴中的感受:“返景入深林,复照青苔上。”“返景”是指夕阳的余辉,“深林”是指鹿柴周围的树林。“复照”是指夕阳余辉再次照射,“青苔”是指鹿柴中的青苔。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时鹿柴中的景色,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。整首诗语言简朴,意境清幽,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。
这首诗创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期。王维一生仕途坎坷,经历了安史之乱,晚年厌倦官场,退隐辋川,过起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。这首诗就创作于这一时期。诗中所描写的鹿柴,就是王维在辋川所建的一座茅屋。这首诗是王维对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,也是对大自然的由衷赞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