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贺的《马诗》后两句为:“大漠穷秋塞草衰,群胡归来马毛肥。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:辽阔的大漠到了晚秋时节,边塞的草料已经枯黄凋零,而从边塞归来的胡人,他们的马却膘肥体壮。
这两句诗描绘了边塞秋天萧瑟冷清的景象,与胡人马匹肥壮形成鲜明的对比,突出了胡人的强盛与边塞的贫瘠。其中,“大漠穷秋塞草衰”一句写出了边塞秋天的萧索与荒凉,“群胡归来马毛肥”一句写出了胡人的强盛与边塞的贫瘠。
这两句诗是李贺在公元816年秋天,经过塞外旅程后有感而发而写下的。当时,李贺正值壮年,怀有远大抱负,但由于科举不第,仕途不顺,因此对现实感到十分不满。在塞外旅程中,他亲眼目睹了边塞的贫瘠和胡人的强盛,于是写下了这首《马诗》,抒发了对边塞人民的同情和对现实的不满。
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,形象生动,富有感染力。诗中对边塞风光的描绘,对胡人马匹的刻画,都十分传神。诗歌最后两句“大漠穷秋塞草衰,群胡归来马毛肥”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,被后世传颂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