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梦天》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,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(808年)。这首诗以梦境的形式,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,以及对个人价值的思考。全诗共八句,语言精炼,意境奇特,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。
李贺出生于唐朝中期,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。安史之乱后,唐朝逐渐衰落,藩镇割据,民不聊生。李贺的父亲李晋肃是唐朝的官员,在李贺出生后不久便去世。李贺自幼家境贫寒,但他聪明好学,博览群书,后拜韩愈为师,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。
《梦天》这首诗,是李贺在元和三年进士落第后所作。诗中,李贺通过对梦境的描述,表达了他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,以及对个人价值的思考。
全诗共八句,前四句写梦中景象:
老兔寒蟾泣天色,云楼半开壁斜白。玉轮轧露湿团光,鸾佩相逢桂香陌。
诗一开始,李贺便用“老兔寒蟾泣天色”一句,描绘出一幅荒凉凄冷的景象。老兔和寒蟾都是传说中的月宫动物,它们在深夜里啼哭,似乎在为这世间的悲欢离合而哀泣。
接着,诗人笔锋一转,写到了“云楼半开壁斜白”的景象。云楼是传说中的神仙居所,它半开着,露出白色的墙壁。这句诗,似乎暗示着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。
第三句“玉轮轧露湿团光”,写到了玉轮在露水中滚动的景象。玉轮是月亮的別稱,這一句描寫了月亮在雲中穿梭的樣子。
第四句“鸾佩相逢桂香陌”,写到了鸾佩相逢在桂花香气弥漫的小路上。鸾佩是古代的一种玉佩,专供帝王、諸侯所用。这里用鸾佩来比喻诗人自己,桂香陌比喻诗人所向往的仙境。
后四句写梦醒后的感受:
黄尘清水三山下,更变千年如走马。遥望齐州九点烟,一泓海水杯中泻。
诗的后四句,写到了诗人梦醒后的感受。诗人从梦中醒来,发现自己身处在黄尘清水之间的三山下。三山是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,这里用三山来比喻诗人所向往的仙境。
接着,诗人感慨道:“更变千年如走马。”千年时光,在诗人的眼中,就像走马灯一样,转瞬即逝。这句诗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叹。
最后,诗人遥望齐州(今山东省济南市),看到九点烟云。齐州是诗人的家乡,这里用齐州来比喻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眷恋。
诗的最后一句“一泓海水杯中泻”,写到了诗人把一泓海水倒进杯子里的景象。这句诗,似乎暗示着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失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