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蜀道难》是李贺诗歌中名篇,也是他第四首诗歌作品,这首诗歌采用比兴手法,以蜀道崎岖难行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。
诗的前两句直接点题,说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,这表示了蜀道艰险。
接下来用“西当太白有鸟道,可以横绝峨眉巅”来形容蜀道蜿蜒曲折,难于行进。
“东有蚕丛及鱼凫,开国何茫然”两句,是说秦末,蜀王陈胜自立为王,益州也自立为王,称陈胜为帝。但是,由于陈胜兵败被杀,自立为王的秦末诸侯并没有得到秦始皇的承认,因此,益州自称益蜀,而蜀王陈胜的国家也被秦始皇吞并。
“西当太白有鸟道,可以横绝峨眉巅”两句,是说在西边的太白山有鸟道,可以横穿峨眉山之巅。这句诗形象的描写了蜀道的险峻和艰险。
“连峰去天不盈尺,枯松倒挂倚绝壁”两句,是说蜀道上的山峰直插云霄,连云都不及一尺。
“飞湍瀑流争喧豗,砯崖转石万壑雷”两句,是说瀑布倾泻而下,发出巨大的声响,好像万道雷鸣。
“其险也如此,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!”两句,是说蜀道如此险峻,那么,那些来自远方的旅客为什么还要来这里呢?
“剑阁峥嵘而崔嵬,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两句,是说蜀道的险要之处还有剑阁,剑阁山势险峻,易守难攻,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。
“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,使得西蜀从而七割焉”两句,是说蜀道如此险峻,难于上青天,所以西蜀被隔断了七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