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贺所创作的第四首马诗,反映了他对唐朝军旅生活的感受,展现了当时戍边的生活场景,表达了他对戍边将士的同情和关怀,以及对和平的向往。
创作背景
唐朝中晚期,藩镇割据,战乱频繁,边疆地区更是战火不断。李贺生活在这个时代,亲眼目睹了边疆将士的艰苦生活,以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。他创作这首诗,正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戍边将士的同情和关怀,以及对和平的向往。
诗意解读
《马诗》第四首,共八句。
黑云压城城欲摧,甲光向日金鳞开。
角声满天秋色里,塞上燕脂凝夜紫。
半卷红旗临易水,霜重鼓寒声不起。
报君黄金台上意,提携玉龙为君死。
这首诗以戍边将士的视角出发,描绘了他们征战沙场的悲壮场面。诗歌开篇一句“黑云压城城欲摧”,写出了战争的残酷,以及戍边将士所面临的严峻形势。
第二句“甲光向日金鳞开”,写出了戍边将士英勇无畏,浴血奋战的场面。
第三句“角声满天秋色里”,写出了戍边将士金戈铁马,征战沙场的景象。
第四句“塞上燕脂凝夜紫”,写出了战争的残酷,戍边将士身处战场,连燕脂也凝固住了。
第五句“半卷红旗临易水”,写出了戍边将士即将出征,他们手持红旗,准备奔赴前线。
第六句“霜重鼓寒声不起”,写出了戍边将士所面临的恶劣环境,以及他们所承受的艰苦。
第七、八句“报君黄金台上意,提携玉龙为君死”,写出了戍边将士对国家的忠诚,他们愿意为国捐躯,马革裹尸。
这首诗语言苍劲有力,气势磅礴,将戍边将士的悲壮场面描绘得淋漓尽致,表现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深切同情和关怀,以及对和平的向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