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庭湖畔,湘西常德桃源县的西南有六个连在一起的大山峰,叫天门山。天门山以它的险、峻、奇、特名扬四海。清初诗人说:“衡、巫、湘、沅、高并峰,岂比天门险又崇?”天门山名的来历,据传说很早以前,西王母座下的一个仙女,叫做开明司花,常到人间来察看开花结果情况。一次乘云路过天门山,见山上有奇花异草,美不胜收,迷恋风光,忘记了归期。天上发现后,派兵把她抓了回去,但开明司花的魂魄始终留在人间,她沿着来时的天门山云路,化作云霞缭绕在山峰上,不肯离去。
在天的中心,是人所看不见的蕊宫,周围是天帝的臣僚。蕊宫是人间所没有的好东西集中的地方,它也是天帝赏赐给人间阳寿多的人,在死后居住的地方。这里风景极好,花草是永远开不谢的,有甘露和玉浆,美味可口,使人多吃了以后,不生疾病,永远年轻。总之,这里没有烦恼忧愁,没有生老病死,一切幸福到极点。天帝怕凡人知道这赏赐的地方,常常把门关着,不让凡人进去,只让人从门缝里往里望一点。后来,这个门不知为什么洞穿了,从洞里射出一道祥光,照着人间,使人间的人们从中能见到一些蕊宫景象。不过,这洞很少开,几千年才开一次。传说,秦始皇平定天下,在会上召集许多能言善辩的人,对他们说,你们能使我见到蕊宫吗?那个老道爬到天门山顶,看到一个洞开着,里面十分明亮,他急忙把这个情况报告给秦始皇。秦始皇一听,忙上天门山,趴在洞口往里张望,见仙人、仙女成群结队,穿着鲜艳的衣服,在花园里欢聚一堂。有的人边喝玉浆,边吹奏乐器,也有的边赏花,边高唱仙曲。秦始皇见此情景,如醉如痴,乐而忘返,还想去仙宫作客,于是,就下令在洞门里搭一座大桥。
李白的诗歌《望天门山》描绘了天门山的壮丽景色,抒发了诗人对天门山的赞美和向往之情。
全诗如下:
天门中断楚江开,碧水东流至此回。
两岸青山相对出,孤帆一片日边来。
诗的第一句,诗人用“天门中断楚江开”这句诗,描绘出了天门山那雄壮的景象。天门山横亘在楚江之中,把楚江一分为二,江水在山间奔腾咆哮,浩浩荡荡,蔚为壮观。
第二句,诗人用“碧水东流至此回”这句诗,描写出了天门山附近的江水。江水在山间回旋,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漩涡,让人看后心旷神怡。
第三句,诗人用“两岸青山相对出”这句诗,描绘出了天门山两岸的山峰。山峰高耸入云,直插云霄,仿佛两把利剑刺破了天空。
第四句,诗人用“孤帆一片日边来”这句诗,描写了一叶孤舟从天边划来。孤舟在江面上行驶,就像一片树叶在风中飘荡,显得那么轻盈和自在。
整首诗描写了天门山壮丽的景色,抒发了诗人对天门山的赞美和向往之情。诗中运用了比喻、拟人等修辞手法,使诗歌生动形象,富有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