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
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
月既不解饮,影徒随我身。
暂伴月将影,行乐须及春。
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零乱。
永结无情游,相期邈云汉。
《月下独酌》为唐代诗人李白所作。,此诗写于开元二十三年(735年)秋,当时李白44岁。他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后,漫游齐、赵、梁、宋等地,后到兖州任太守。这年秋天,李白因醉酒失态,被免去太守职务。于是,他离开兖州,泛舟东鲁运河,来到任城(今山东济宁)。当时天已入秋,皓月当空。李白独自斟酌起酒来。
《月下独酌》是李白独酌时所抒发的情怀,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。诗的开头,诗人先写自己独酌的情景:“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”。诗人独自一人在花间饮酒,没有亲友相伴。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。
接着,诗人写自己邀月对影的情景: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。诗人举起酒杯,邀请月亮一起饮酒。月亮虽然不能喝酒,但它的影子却始终陪伴着诗人。这句诗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情怀。
然后,诗人写自己与月、影同欢共舞的情景:“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零乱”。诗人一边唱歌,月亮一边徘徊。诗人一边跳舞,影子一边摇晃。这句诗表现了诗人放纵不羁、潇洒自如的生活态度。
最后,诗人写自己与月、影永结无情游的情景:“永结无情游,相期邈云汉”。诗人与月亮、影子结为无情之游,相约在遥远的银河相会。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由、洒脱生活的向往。
《月下独酌》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。这首诗语言优美、形象生动,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。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独酌的情景,表达了孤独寂寞、丰富想象、放纵不羁、潇洒自如的生活态度,以及对自由、洒脱生活的向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