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诗立冬写于唐玄宗天宝元年(742年),当时李白正在洛阳。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。立冬这天,太阳直射南回归线,北半球昼短夜长,气温逐渐下降。
李白在立冬这天写下了这首诗,表达了他对冬天的感受和对大自然的热爱。
全诗如下:
霜降风号木叶飞,南国秋光一夜稀。
北风卷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飞雪。
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
散入珠帘湿罗幕,狐裘不暖锦衾薄。
将军角弓不得控,都护铁衣冷难着。
瀚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。
中军置酒饮归客,胡琴琵琶与羌笛。
纷纷暮雪下辕门,风掣红旗冻不翻。
轮台东门送君去,去时雪满天山路。
山回路转不见君,雪上空留马行处。
这首诗分为两部分,第一部分写冬天的寒冷和萧条,第二部分写冬天的美丽和壮观。
第一部分中,李白用“霜降风号木叶飞”、“北风卷地白草折”等诗句来形容冬天的寒冷和萧条。在李白看来,冬天是一个萧瑟、寒冷的季节,没有任何生机。
第二部分中,李白用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等诗句来形容冬天的美丽和壮观。在李白看来,冬天虽然寒冷萧条,但也有美丽的景色。在雪花的映衬下,冬天的世界银装素裹,美不胜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