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最伟大的两位诗人,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。李白曾写过许多诗歌赠给杜甫,其中一首最著名的就是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。
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四年(755年)安史之乱爆发后,从长安逃亡到天姥山时所作。当时,李白的心情非常沉重,他眼看着唐王朝的江山风雨飘摇,自己也身陷险境,前途未卜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他写下了这首诗,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,并表达了对杜甫的深厚友情。
诗的开头,李白写道:“海客谈瀛洲,烟涛微茫信难求。越人语天姥,云霞明灭或可睹。”这两句诗是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。瀛洲和天姥都是传说中的仙山,诗人希望能够前往这些地方,过上神仙般的生活。然而,现实却很残酷,这些地方根本不存在。
接下去,诗人写道:“天姥连天向天横,势拔五岳掩赤城。天台四万八千丈,对此欲倒东南倾。”这两句诗写出了天姥山的雄伟气势。天姥山高耸入云,仿佛要和天相连。它的气势之大,甚至可以掩盖五岳和赤城。天台山虽然有四万八千丈高,但在天姥山面前,也显得黯然失色。
再接下去,诗人写道:“我来竟何事,高卧时六龙。褐宽博,吾不饿;梦雄鸡,吾不寒。我欲攀岩高处,始见层峰变幻无穷;历险探幽,竟得古今胜事空前绝后。”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来天姥山的原因。他是为了逃避安史之乱,来这里寻找一个安身之所。虽然这里条件艰苦,但他依然能够怡然自得。他白天在山间漫步,晚上在茅屋里睡觉,过着神仙般的生活。
最后,诗人写道: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!我拂衣去,道傍过化成仙。”这两句诗是诗人对权贵的蔑视。他绝不会向权贵低头,也不愿为他们服务。他要离开这里,去寻找一个自由自在的地方。他要成为一个神仙,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。
这首诗是李白诗歌的代表作之一,它充分体现了李白的豪迈奔放、飘逸洒脱的风格。同时,这首诗也表达了李白对杜甫的深厚友情。他在诗中说:“吾与子兮会天姥,携手同行兮山川险。若逢四海为家日,愿子极乐无忧愁。”他希望能够和杜甫一起在天姥山生活,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