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,在古代汉语中有很多种含义,在不同的诗词歌赋中,其含义也会有所不同。
在爱情诗词中,离往往表示离别、分离,如李白《长干行》中“君家何处住?妾住寒江之南。江北江水北流,江南江水南流。南北东西多歧路,谁家儿郎共我留?”王昌龄《芙蓉楼送辛渐》中“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”。
在思乡诗词中,离往往表示对故乡的思念,如杜甫《春望》中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”,白居易《琵琶行》中“十年离乱后,长大一相逢。问姓惊初见,称名忆旧容”。
在边塞诗词中,离往往表示对戍守边疆的将士的思念和慰问,如岑参《碛西厅宴诗》中“轮台九月风夜吼,一川碎石大如斗。随风满地石乱走,匈奴草黄马正肥”。
在怀古诗词中,离往往表示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缅怀和敬仰,如李白《蜀道难》中“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。侧身西望赤坂,云台阁道连芳甸。”
在哲理诗词中,离往往表示对人生无常、世事沧桑的感慨,如陶渊明《饮酒》中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