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淘沙,是一首词牌名,原是唐教坊曲名,后用为词牌。起源于唐代,又称《长桥令》、《六么令》、《思远人》等。此词牌有令、引二体,令和引两部分合用,九句四十四字或五十字,换韵处在三、六句之间。句式有单调,有双调。
浪淘沙,是指浪花淘沙,冲洗沙洲,使之变化无常,比喻世事变化无常,人生聚散离合。
浪淘沙,最早源于隋唐的一首古曲,后来演变成为词牌名。词牌名和曲牌名往往有相同的来历,比如浪淘沙也是如此。最早是古曲,后来借用古曲名作为词牌名。据唐人李白《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》称,浪淘沙,本指扬子江中的浪涛将沙州淘尽。
浪淘沙的诗题,多描写怀人和伤别。如李白的《浪淘沙九首》、韦庄的《浪淘沙二首》等。这首词牌往往是通过写景来抒情。由于浪淘沙的词牌名具有特定的背景和含义,所以历代诗人创作的作品往往都带有怀人和伤别的意境。
浪淘沙的诗题,还可以描写风景。如欧阳修的《浪淘沙令》、苏轼的《浪淘沙慢》等。这两种风格的词,同样具有浓厚的怀人和伤别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