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浪淘沙的诗题意思全解?

首页

浪淘沙的诗题意思全解?

浪淘沙的诗题意思全解

浪淘沙,又名《梦江南》。浪淘沙之名,出自唐人孟浩然《夜泊牛渚怀古》中“风急浪淘沙去,日暮舟在深山下”之句,“风急浪淘沙去”即形成浪淘沙最早出现的诗歌意象。

浪淘沙

  李煜

  帘外雨潺潺,春意阑珊。

  罗衾不耐五更寒,梦里不知身是客。

  一晌贪欢。

  独掩残阳过雁,最是断人肠。

  背灯和月就花阴,已是十年踪迹十分钟。

  自是人生长恨,水长东。

  

诗文释义

  帘外雨水淅淅沥沥地下着,是春天的景象,但春好景却已接近尾声了。

  绸被抵御不了半夜的寒冷,梦里还忘了自己是流落他乡的异客。

  贪欢片刻何等美好,(赏)独享残阳西下后孤雁齐飞的风景最是容易使人伤怀了。

  背着灯对月,在花荫里徘徊,在这幽寂的夜晚,十年来流离漂泊的岁月,使人倍感年华的仓促。

  这正是人生悠长的恨事,还是像那滔滔江水,总是向东流去,永无停歇。

  

创作背景

  《浪淘沙令》是李煜的代表作之一,李后主要描写迁居北国时,客居他乡的痛苦心情。

诗的一开头,直抒胸怀:春雨绵绵,春意萧条,无精打采的诗人躺在床上,面对着这样的景象,自然会百感交集。

他远离故国,身处异乡,孤身无依,日夜忧愁,如今又置身于烟花三月,更是悲从中来。

他一想自己是客居他乡的人,就不禁伤感起来,哪能不掩被痛哭呢?

诗的第二句中,一个“客”字,点出了诗人的身份,他不是这江南地区的主人,他失去了自己的国家,流落他乡,因此,他才会有这么强烈的悲剧感。

第三句、四句告诉我们,诗人面对这美景,自然会产生伤春之感,于是便“独掩残阳过雁,最是断人肠”。

“残阳”和“过雁”都是引起人们悲哀的景物。

曲有同工之妙,但其思想内容比前两首更为深广。此曲共八句,分四层歌唱。第一层二句,先叙事,是为第一层。开篇二句,即写羁旅客居之苦。

李煜画像

宦海浮沉,国事堪忧,风尘飘泊,旅况堪悲。一“帘”,一“雨”,勾勒出一种凄清冷落的景象;“潺潺”的雨声,增添了诗人羁旅的愁绪。

“春意阑珊”是说春天已近尾声,景物渐呈衰败,此句与上文“帘外雨潺潺”呼应,更写出李煜的愁肠百结。

“栏杆拍遍,谁能会你?你今仍在,但远在天涯”,而李煜却只身流落异乡。

第二层是追忆故国之乐,是为第二层。李煜怀着悲痛的心情,追忆江南的金陵风物和往昔豪华欢乐的宫廷生活,不堪回首,却又情不自禁。“梦里不知身是客”,可悲可叹!

第三层是写旧地重游之感,是为第三层。李煜迁居北国后,再次来到江南,故国已非昔日的故国,故国之乐也已一去不复返,令人悲叹不已。

“一晌贪欢”是说在梦中偷取片刻的欢乐,多么令人欢欣;“独掩残阳过雁,最是断人肠”是说面对着夕阳西下,孤雁南飞的景象,孤独之感顿生,尤为心伤。

第四层是伤叹人生之无常,是为第四层。李煜迁居北国后,虽有旧地重游的机会,但故国已是物是人非,故国之乐已一去不复返,令人无限伤悲。

“背灯和月就花阴,已是十年踪迹十分钟”,写李煜流寓异乡已十年,却依然如昨,沦落飘泊,无家可归,令人同情。

结尾句“自是人生长恨,水长东”:人生之长恨,如东去之江水,绵延不断。

热门工具

Copyright© 名字网-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!闽ICP备202200016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