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绝岭秋风已自凉》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绝诗,也是其最受欢迎的诗作之一。全诗仅四句,却以其疏朗的诗风和优美的意境,广为传唱。
绝岭秋风已自凉,
乔木萧萧叶尽黄。
唯有寒山独自绿,
饶他风露不相干。
进入秋季,山上的凉风已经袭来,
高大的树木萧萧作响,叶子全部都变黄了。
只有寒山依然保持着绿意,
即使受到风雨侵袭也不为之所动。
这首诗的创作背景,与李益的个人经历有关。李益少年得志,早早考中进士,仕途一片光明。然而,他在政治漩涡中失意,被贬谪到边远地区。在贬谪期间,他写下了许多怀才不遇和离乡思亲的诗歌。这首《绝岭秋风已自凉》,就是其中一首。
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,但意境深远。前两句写秋天的景色,寥寥数语勾勒出萧瑟凄凉的景象。后两句以寒山作对比,赞颂其坚韧不拔的精神。全诗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,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“绝岭秋风已自凉”一句,写出了一种秋凉萧瑟的氛围。这个“绝”字,既点出了山峰的高耸,也暗指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。“乔木萧萧叶尽黄”一句,写出了秋天的萧瑟和悲凉。树叶已经凋尽,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,给人一种凄凉之感。
“唯有寒山独自绿”一句,是一种对比的手法,突出了寒山的坚韧不拔。寒山在秋风中依然保持着绿意,即使受到风雨侵袭也不为之所动。这种精神令人钦佩,也激发了诗人内心的斗志。
“饶他风露不相干”一句,表达了诗人不屈不挠的意志。尽管受到风吹雨打,寒山依然岿然不动。这种精神也激励了诗人,让他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坚韧不拔。
整首诗感情真挚,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是唐诗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