绝笔诗周雍,又称《绝笔诗示家人》,是清末官员、文人周雍(1824—1901年)临死前写给家人的一首五古诗。诗中表达了周雍对家人深厚的感情,对朝廷和时局的忧愤,以及自己死于非命的愤懑。
周雍,字子渊,号石斋,清末官员、文人。咸丰三年(1853年)进士,授户部主事,累官至光禄寺卿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,义和团运动兴起,周雍奉命赴天津督办团练。八国联军入京后,周雍拒绝投降,誓死守卫京城。同年8月14日,周雍在与八国联军的战斗中壮烈牺牲。
周雍死后,其绝笔诗被传颂一时,至今仍广为流传。这首诗共六句,每句五字,总计三十字。
身既殉君国,孤忠犬马心。
性本恋山泽,于今仁义沦。
骨肉倘相问,苦海早沉身。
苍黄发吴越,何日返故林。
释义:
我的身体已经为君国牺牲,我那忠心耿耿的心就像忠犬一样。
我的天性本来就喜爱山清水秀的田园生活,如今仁义道德沦丧,我心灰意冷。
如果我的亲人和朋友问我,我早已身陷苦海难以自拔。
我颠沛流离到了吴越之地,何时才能返回家乡?
这首诗是周雍在临死前写给家人的绝笔诗,诗中表达了周雍对家人深厚的感情,对朝廷和时局的忧愤,以及自己死于非命的愤懑。
诗的开头两句,周雍表达了自己为君国牺牲的决心和忠心耿耿的心。诗人自幼饱读诗书,深受儒家思想熏陶,他认为忠君爱国是每个臣民的本分。当国家危难之际,他毅然挺身而出,为国捐躯,充分体现了他的忠义思想。
诗的最后两句,周雍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。周雍一生漂泊在外,很少有机会回乡探亲。他深爱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,但如今自己身陷困境,难以返回故园,他心里充满着思念和遗憾。
周雍的绝笔诗感情真挚,语言朴实,充分表达了他的忠君爱国之心、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。这首诗是周雍一生爱国精神和高尚品格的真实写照,也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