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三两诗两行,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《月下独酌四首·其一》,全诗如下:
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
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
月既不解饮,影徒随我身。
暂伴月将影,行乐须及春。
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零乱。
永结无情游,相期邈云汉。
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月光下独饮的情景,表达了他孤寂落寞的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“酒三两诗两行”中的“三两”是指三小杯酒,“两行”是指两行诗。诗人用“酒三两诗两行”来形容自己饮酒作诗的数量不多,但足以表达自己的情感。
这句诗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“诗酒文化”的特点。在中国古代,诗歌和酒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。文人墨客常常在饮酒作乐的时候吟诗作赋,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趣。
“酒三两诗两行”这一意象,在李白的诗中经常出现。在《月下独酌四首·其二》中,李白写道:“斗酒十千恣欢谑,主人何为言少钱”。在《将进酒》中,李白写道:“岑夫子,丹丘生,将进酒,杯莫停”。可见,李白是一个嗜酒之人,他经常在饮酒作乐的时候吟诗作赋。
“酒三两诗两行”这一意象,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,它象征着文人墨客的豪放洒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