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江红写怀诗的历史背景
满江红写怀诗的创作背景是南宋绍兴十一年(1142年)。当时,岳飞正率军北伐,收复了中原失地。宋高宗赵构却听信秦桧的谗言,下令岳飞班师回朝。岳飞得知后,悲愤填膺,写下了这首词。
满江红写怀诗的真实含义
满江红写怀诗表达了岳飞收复失地的决心和对奸臣秦桧的愤恨。
第一段:
靖康耻,犹未雪;
臣子恨,何时灭?
驾长车,踏破贺兰山缺。
“靖康耻”是指靖康二年(1127年),金军攻破北宋首都汴京,俘虏了宋徽宗、宋钦宗父子及其后宫眷属,北宋灭亡。岳飞将“靖康耻”视为奇耻大辱,决心要收复失地,雪洗耻辱。
“臣子恨”是指岳飞对奸臣秦桧的愤恨。秦桧为了向金国求和,不惜陷害岳飞,致使岳飞被杀害。岳飞在词中表达了自己对秦桧的痛恨,以及希望秦桧早日受到惩罚。
“驾长车,踏破贺兰山缺”是岳飞收复失地的决心。贺兰山是金国的军事要塞,岳飞决心率领军队攻破贺兰山,收复失地。
第二段:
壮志饥餐胡虏肉,
笑谈渴饮匈奴血。
待从头,收拾旧山河,
朝天阙。
“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”表现了岳飞收复失地的坚定决心。岳飞将金军称为“胡虏”和“匈奴”,表达了对金军的仇恨。他发誓要吃金军的肉,喝金军的血,以洗刷国耻。
“待从头,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”表达了岳飞收复失地后,要向宋高宗赵构献捷的决心。岳飞希望能够收复失地,向宋高宗赵构献捷,以安慰先帝在天之灵。
第三段:
四十功名尘与土,
八千里路云和月。
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
空悲切。
“四十功名尘与土”表达了岳飞对功名的淡泊。岳飞一生戎马倥偬,立下了赫赫战功,但他并不以此为荣。他认为功名利禄都是身外之物,只有收复失地才是最重要的。
“八千里路云和月”是岳飞北伐征战的写照。岳飞率领军队转战千里,历经了无数的风霜雨雪。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,不畏艰险,勇往直前。
“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”是岳飞对自己的激励。岳飞劝告自己,不要等到白发苍苍的时候,才后悔没有建功立业。他希望自己能够珍惜时间,努力奋斗,早日收复失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