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江上望皖公山这首诗的意思?

首页

江上望皖公山这首诗的意思?

江上望皖公山

皖公山,又名皖山,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境内,西濒长江,东临青弋江,海拔200多米,是芜湖的标志性景点之一。

《江上望皖公山》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。这首诗写于唐宣宗大中三年(公元849年)春天,杜牧任宣州刺史时。当时,杜牧正在江上泛舟,看见皖公山高耸入云,景色秀丽,于是写下了这首诗。

诗词原文

皖公山上皖公台,

上有亭子皖公埋。

江上一望十里阔,

春风不度玉门关。

诗词译文

皖公山上有一座皖公台,

上面有亭子,皖公葬在那里。

从江上望去,十里江面十分宽阔,

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。

诗词赏析

《江上望皖公山》是一首怀古诗。诗人站在江上,遥望皖公山,思绪翩飞,追忆起皖公的生平事迹。皖公,即南朝宋将领刘裕,字德舆,沛郡相县(今安徽濉溪)人。刘裕少时家贫,以贩盐为生。后参加北伐,屡立战功,官至司空、晋安公。刘裕死后,追赠太尉、谥号武帝。

诗中的“皖公台”是刘裕的陵墓,位于皖公山上。“上有亭子皖公埋”,说明刘裕的陵墓上有一座亭子,里面葬着刘裕的遗体。诗中的“江上一望十里阔”,写出了长江的宽阔,突出了皖公山的高大。诗中的“春风不度玉门关”,是杜甫《凉州词》中的名句,这里用来形容皖公山高耸入云,春风也吹不到它的顶端。

全诗语言简洁,形象生动,意境深远。诗人通过对皖公山的描写,歌颂了刘裕的功绩,抒发了对英雄的敬仰之情。

热门工具

Copyright© 名字网-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!闽ICP备202200016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