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扬州韩错判官是一首诗的题目,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。这首诗是杜甫在公元759年秋天,从夔州前往成都途中,途经扬州时,写给扬州韩错判官的。韩错是杜甫的友人,当时担任扬州判官。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韩错的思念和问候之情。
韩错,字元规,河南偃师人。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(734年)进士。曾任监察御史、广平太守、扬州刺史等职。韩错为人刚正不阿,敢于直言进谏。唐肃宗至德二年(757年),安禄山叛乱,韩错奉命招募义兵,讨伐叛军。韩错率领义兵转战南北,屡败叛军。唐代宗广德元年,韩错因病去世,时年五十二岁。韩错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,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。他的诗歌风格豪放,气势磅礴,深受后世推崇。
诗题中的“错判官”是指韩错。判官是古代官府中掌管刑狱诉讼的官员。韩错担任扬州判官,负责扬州地区的刑狱诉讼工作。杜甫在诗题中称韩错为“错判官”,既是对韩错官职的尊称,也是对韩错为人正直、断案公正的赞扬。
寄扬州韩错判官的诗题的含义是:将诗歌寄给扬州的韩错判官。这首诗是杜甫在旅途中写给韩错的,表达了杜甫对韩错的思念和问候之情。同时,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甫对时局的关切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