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己亥杂诗》其五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,全诗如下:
浩荡离愁白日斜,吟鞭东指即天涯,
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。
这首诗作于1830年,当时诗人龚自珍正值壮年,却因政治上的失意而被贬谪到新疆伊犁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诗人写下了这首诗,抒发了离愁别绪和对祖国深厚的热爱。
诗的题目为《己亥杂诗》其五,其中“己亥”是诗人创作这首诗时的年号,即1830年。“杂诗”是指诗人随感而发所写的诗,不拘泥于特定的题目和格律。“其五”表示这首诗是《己亥杂诗》中第五首。
诗的第一句“浩荡离愁白日斜”,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伤感。浩荡,形容离愁的深广无边;白日斜,指太阳快落山了,时间将尽,更加增添了诗人的愁绪。
诗的第二句“吟鞭东指即天涯”,写出了诗人被贬谪到遥远边疆的艰难处境。吟鞭,是诗人骑马时用来催马前行的鞭子;东指,是指向东方,即新疆伊犁的方向;天涯,是指遥远的地方。这两句诗的意思是,诗人骑着马,挥舞着吟鞭,向着遥远的东方而去,天涯海角都是他的目的地。
诗的第三句“落红不是无情物”,写出了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热爱。落红,是指掉落在地上的花瓣;无情物,是指没有感情的事物。这两句诗的意思是,落在地上的花瓣虽然已经失去了原本的美丽,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,它化作春泥,继续孕育着新的花朵。
诗的第四句“化作春泥更护花”,写出了诗人以自己有限的生命为祖国奉献的决心。春泥,是指被春雨浸润过的泥土;护花,是指保护花朵。这两句诗的意思是,诗人虽然被贬谪到边疆,但他仍然心系祖国,他愿意化作春泥,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。
全诗通过对落花和春泥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厚的热爱和奉献精神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