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
qí hǎi zá shī
意思
己亥年杂写的诗。
注释
己亥:干支纪年,为六十甲子之五十二。清高宗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为己亥年。
杂诗:诗歌的一种体裁,内容不拘一格,可以是抒情、叙事、写景或议论。
全诗
己亥杂诗
清·袁枚
己亥虽云岁在丑,
三冬偏觉气和柔。
寒梅已过新年信,
细柳犹含二月柳。
渔唱晚来河静好,
樵歌晴后岭逾幽。
不知造物怀中事,
快活偏宜老病眸。
注释
己亥:干支纪年,为六十甲子之五十二。清高宗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为己亥年。
虽云:虽然说。
岁在丑:干支纪年,为六十甲子之三十二。丑为牛,故称岁在丑。
三冬:指冬天的三个月,即十月、十一月、十二月。
偏觉:特别觉得。
气和柔:天气温和柔软。
寒梅:冬季开花的梅花。
已过:已经度过。
新年信:新年的消息。
细柳:细长的柳树。
二月柳:二月的柳条。
渔唱:渔民的歌声。
晚来:傍晚。
河静好:河水平静美好。
樵歌:樵夫的歌声。
晴后:晴天之后。
岭逾幽:山岭更加幽静。
不知:不知道。
造物:指天地万物。
怀中事:心中的事情。
快活:快乐。
偏宜:特别适合。
老病眸:老病的眼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