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王安石
东风一夜吹开百花,明媚春光惹人夸。
野芳虽小香依然,何必牡丹娇又华。
春风一夜之间吹开百花,明媚的春光惹人喜爱。虽然野花很小但香气依旧浓郁,又何必偏爱娇艳华贵的牡丹。
王安石(1021—1086),字介甫,号半山,抚州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。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熙宁二年(1069)至熙宁九年(1076)任宰相,推行新法。新法推行期间,引起保守派士大夫的强烈反对,最终新法失败,王安石于熙宁九年(1076)罢相。著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、《字说》、《周官新义》等。
这首诗是王安石早期的一首咏物诗,通过对野花和牡丹的比较,表达了作者对平淡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对追求奢华浮艳之风的批判。
诗的第一句“东风一夜吹开百花”,点明了时令和景象。春天来了,东风一夜之间吹开了百花,到处都是鲜花盛开的景象。
第二句“明媚春光惹人夸”,写出了春光的明媚和人们对春光的喜爱。春天的阳光明媚,百花盛开,到处都是生机盎然的景象,让人们忍不住赞叹。
第三句“野芳虽小香依然”,写出了野花的清香。虽然野花很小,但它们的香气却依然浓郁。
第四句“何必牡丹娇又华”,反问人们为什么一定要追求娇艳华贵的牡丹。牡丹虽然美丽,但它的香气却不及野花浓郁。
这首诗通过对野花和牡丹的比较,表达了作者对平淡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对追求奢华浮艳之风的批判。作者认为,野花虽然小,但它们的香气却依然浓郁,这才是真正的美。而牡丹虽然娇艳华贵,但它的香气却不如野花浓郁,所以不值得人们去追求。
这首诗的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优美,表达了作者对平淡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对追求奢华浮艳之风的批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