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滔的落花诗《落花》,又名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》,创作于唐朝。这首诗描写了春天落花的美景,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。
在唐朝,赏花是文人雅士们的一大雅趣。他们经常在春天踏青赏花,并写诗来赞美花朵的美丽。黄滔的《落花》诗就是一首典型的赏花诗。
这首诗的第一句非常有名,即“黄鸟衔来谷粒饱,红花看罢艳阳低”。这句话描写了黄鸟和红花在春日的景象,也暗示着时令已经来到了春季中旬。
接着,诗人又写道:“雨水褪尽鹅黄嫩,庭中芳草已沾泥”。这两句诗描写了雨后的景色,此时鹅黄色的嫩叶已经褪去,庭院中的芳草也被泥土沾染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,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。
在诗的最后两句,诗人写道:“清风不动飞絮起,朝露疑心挂花枝”。这两句诗写的是清风吹起飞絮,早晨的露珠挂在花枝上的景象。诗人通过对风和露的描写,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萧索的气氛。
黄滔的《落花》诗,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。诗人通过对春天落花的美景的描写,来暗示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。
在诗中,诗人写道:“流光似箭,青春易逝,今朝有酒今朝醉”。诗人用“流光似箭,青春易逝”来比喻时光的流逝,用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来表达自己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。
诗人还写道:“红尘扰扰,恩怨纠纷,不如归隐山林,寄情山水”。诗人用“红尘扰扰,恩怨纠纷”来形容尘世的纷扰和社会的复杂,用“归隐山林,寄情山水”来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憧憬。
由此可知,《落花》诗的思想感情是复杂而丰富的。它既有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,也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,还有归隐山林的思想。诗人通过对春天落花的美景的描写,来抒发自己复杂而丰富的思想感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