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鹤楼诗是唐朝诗人崔颢创作的七言律诗。这首诗描写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,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之情。
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。日暮乡关何处是?烟波江上使人愁。
第一联“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”,写出了黄鹤楼的荒凉和寂寞。诗人登临黄鹤楼,发现这里早已物是人非,昔日乘黄鹤而去的仙人已经不在,只剩下一座空空的黄鹤楼。这一联奠定了全诗的基调,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。
第二联“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”,写出了黄鹤楼的悠久历史和沧桑变化。黄鹤一去,便杳无音信,再也没有回来过。白云依旧在空中飘荡,千年来从未改变。这一联写出了黄鹤楼的永恒和不变,也写出了人世间的变幻无常。
第三联“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”,写出了黄鹤楼周围的美丽景色。晴川上,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,芳草萋萋,鹦鹉洲上,芳草萋萋,一派生机盎然。这一联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,也为全诗增添了一丝亮色。
第四联“日暮乡关何处是?烟波江上使人愁”,写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。日暮时分,诗人站在黄鹤楼上,远眺家乡的方向,却不知家乡在哪里。烟波浩渺的江水,让人感到愁绪满怀。这一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,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
这首诗既写景又抒情,既写出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,又写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。诗中运用了比喻、对比、衬托等修辞手法,使全诗形象生动,富有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