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鹤楼是一座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之巅的古建筑。它因崔颢的诗句“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”而闻名天下。黄鹤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。
崔颢的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四年(716年)。当时,崔颢正在江南游历,途经武汉,登上了黄鹤楼。他看到黄鹤楼的壮丽景色,不禁感慨万千,写下了这首诗。
这首诗分为两联。第一联描写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:“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。”这两句诗写出了黄鹤楼周围的景色。晴川是指江水,历历是指清晰分明。汉阳树是指汉阳城外的树木,萋萋是指茂盛的样子。鹦鹉洲是长江中的一座小岛,因其形状像鹦鹉而得名。
第二联描写了黄鹤楼的传说:“日暮乡关何处是,烟波江上使人愁。”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。日暮是指傍晚,乡关是指故乡。使人愁是指令人忧愁。
这首诗语言生动形象,情感真挚细腻,意境深远。诗人通过对黄鹤楼景色的描写,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。这首诗是唐诗中写黄鹤楼的名篇之一,也是崔颢的代表作之一。
这首诗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许多诗人都曾写过关于黄鹤楼的诗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、苏轼等。这首诗还被收入了《千家诗》和《唐诗三百首》等选本中。此外,这首诗还被谱成歌曲,广为传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