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鹤楼,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之巅,始建于三国时期,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。黄鹤楼因仙人骑鹤登楼而得名,历来是文人墨客登楼远眺、抒发豪情的胜地。
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
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
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。
日暮乡关何处是,烟波江上使人愁。
过去骑鹤登楼的仙人已经乘鹤而去,留下了空空的黄鹤楼。
仙人骑鹤而去,再也没有回来,只有白云悠悠千载不变。
晴朗的天空下,汉阳的树木历历可见,芳草萋萋的鹦鹉洲景色怡人。
日暮时分,不知家鄉在何處,江上烟波浩渺,令人愁绪万千。
《黄鹤楼》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。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悠远,抒发了诗人思乡之情和对仙人骑鹤登楼的向往之情。
诗的第一句“昔人已乘黄鹤去”,点明了诗歌的主题,既是仙人骑鹤登楼的传说,也是诗人对仙人骑鹤登楼的向往。
第二句“此地空余黄鹤楼”,既写出了黄鹤楼的空旷,也写出了诗人登楼时的心情。
第三、四句“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”,写出了黄鹤不复返的遗憾,也写出了白云千载悠悠的悠远意境。
第五、六句“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”,写出了晴朗的天空下,汉阳的树木历历可见,芳草萋萋的鹦鹉洲景色怡人。这与第一、二句形成对比,展现了黄鹤楼的自然风光之美。
第七、八句“日暮乡关何处是,烟波江上使人愁”,写出了诗人日暮时分思念家乡的愁绪。既写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,也写出了江上烟波浩渺的壮阔意境。
全诗以仙人骑鹤登楼的传说为背景,抒发了诗人对仙人骑鹤登楼的向往之情和思乡之情。诗歌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悠远,历来为人们所传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