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湖上杂诗》为北宋著名诗人苏轼所作,共十首。以下赏析的是其中的后两句,即“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”。
这两句诗描绘了儿童在放学后回家路上放风筝的情景。儿童们一放学,就迫不及待地回家取了风筝,然后跑到郊外的湖边,趁着东风吹拂,将风筝放飞到天空。他们欢笑着,追逐着,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。
这两句诗充满了童趣,将儿童放风筝的欢乐生动地展现了出来。诗人通过对儿童放风筝的描写,表达了对儿童天真烂漫、无忧无虑的生活的向往。
儿童在放学后的时间放风筝,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儿童教育的重视。在古代,儿童的教育不仅限于书本知识,还包括对他们动手能力、创造力的培养。放风筝可以帮助儿童锻炼手脚的协调性,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
这两句诗在艺术上也颇有特色。诗人通过对儿童放风筝的描写,巧妙地运用衬托的手法,突出了儿童的欢乐。诗中没有直接描写儿童放风筝时的喜悦,却通过对周围景物的描写,烘托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。例如,“东风”这个意象,就给人一种暖洋洋的感觉,让人联想到春天的到来。诗人还通过对儿童动词的描写,例如“散学归来早”“忙趁东风放纸鸢”,表现出儿童放风筝时那种迫切的心情和兴奋的神态。
这两句诗在思想上也有一定的深度。诗人通过对儿童放风筝的描写,表达了对儿童天真烂漫、无忧无虑的生活的向往。同时也表达了对儿童教育的重视,以及对儿童动手能力、创造力的培养。诗人也通过对儿童放风筝的描写,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。儿童们在放风筝时,那种欢乐和兴奋,也感染了读者,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