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,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。在寒食节期间,人们会吃冷食、禁火、踏青等,以纪念介子推。
清明节前一日,这一天汉族民间禁火、吃冷食,“寒食”由此得名。寒食节的起源,据传说是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为纪念介子推而设。重耳讨伐骊姬之乱后,曾想将介子推封为大官,但介子推坚辞不受,并带着母亲归隐绵山。
重耳带兵攻打绛都,被赵盾、赵穿和屠岸贾围困在绵上,介子推冒着生命危险割下自己大腿的肉煮成汤,让重耳充饥。重耳见介子推如此忠义,便封介子推的母亲为介夫人,封介子推为介大夫,介子推坚辞不受,仍隐居绵山不肯出仕。
事后,晋文公才发现介子推在火海中,后悔不已,就下令在这一天不准生火,只能吃冷食,因此这一天就叫“寒食节”。为了纪念介子推,人们在寒食节吃冷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