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寒食的诗的寒食是什么意思?

首页

寒食的诗的寒食是什么意思?

寒食的诗的寒食是什么意思?

寒食,也称为“清明前一日”。《岁时百问》解释“寒食,禁烟火,为介子推也。”介子推(公元前638年—公元前636年),春秋时期晋国大夫,献出自己的肉供重耳充饥度荒,不想后被重耳赏赐田宅、金帛,激愤隐逸于绵山。后重耳为晋文公,多次征召介子推下山受赏,拒不应命。于是令火烧绵山以逼其下山,不料却烧死介子推与其母于山中。为纪念介子推,介子推的忌日定为“寒食节”。

为了纪念介子推,寒食“禁烟火,只吃冷食。”唐朝大诗人韩愈在他的《寒食》中写道:“家家扶得醉人归。满街香馉饳没灰。乡宦小儿齐击壤。醉归君家乞浆水。”诗中描绘了端阳时节,人们家家搀扶着喝醉酒的亲人从酒肆中出来,满街都是香喷喷的馉饳(清明前后吃的一种寒食)和烧熟后灰黑色的艾蒿。乡下的小孩们聚集在一起玩耍,有的孩子醉得不行,干脆直接去了别人家讨水喝。

寒食节也因此流传了许多诗词歌赋。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杜牧的《清明》: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这首诗描写了清明时节细雨纷飞,行人在路上行走,心里十分悲戚。忍不住问牧童哪里有酒家,牧童遥指远处村庄。诗中借酒消愁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与哀伤。

其他还有白居易的《寒食》: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,他的《寒食》诗写得十分凄凉。诗中写道:“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东风御柳斜。日暮汉宫传蜡烛,轻烟散入五侯家。”这首诗描写了寒食节的景象,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京城中春天的美丽景色,以及宫中贵族们在寒食节期间的奢华生活。

寒食节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这一天,人们不生火做饭,而是吃冷食和点心。寒食节的习俗也有很多,比如贴门神、扫墓、吃鸡蛋、荡秋千等。

热门工具

Copyright© 名字网-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!闽ICP备202200016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