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诗人杜牧的《清明》是寒食的下一首诗。
清明时节雨纷纷,
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借问酒家何处有?
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清明时节,春雨连绵不绝。行走在路上的人们,思念亲人,悲痛欲绝。请问哪里有酒家可以歇脚?牧童远远地指向了杏花村。
《清明》是杜牧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。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清明时节人们思念亲人、悲伤不已的情景。
诗的一开始,诗人就点明了清明时节的特点: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。清明时节,正值春雨连绵的时候。细雨蒙蒙,烟雨朦胧,给人的感觉是悲凉的。
接下来,诗人写出了人们在清明时节的悲伤心情:“路上行人欲断魂”。清明时节,人们纷纷外出扫墓,怀念逝去的亲人。在雨中扫墓,人们的心情是无比沉痛的。诗人用“欲断魂”三个字,形象地写出了人们的悲伤心情。
然后,诗人笔锋一转,写出了清明时节人们寻找酒家歇脚的情景:“借问酒家何处有?”。清明时节,人们在扫墓之后,常常会找一个酒家歇歇脚,喝几杯酒来缓解一下悲伤的心情。诗人用“借问”两个字,写出了人们在雨中寻找酒家的情景。
最后,诗人写出了牧童为人们指路的场景:“牧童遥指杏花村”。牧童见人们在雨中寻找酒家,便热情地为他们指了路。诗人用“杏花村”三个字,为这首诗增添了一丝亮色。
《清明》这首诗,语言朴实无华,感情真挚深沉,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清明节诗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