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之初,性本善。
性相近,习相远。
苟不教,性乃迁。
教之道,贵以专。
昔孟母,择邻处。
子不学,断机杼。
窦燕山,有义方。
教五子,名俱扬。
养不教,父之过。
教不严,师之惰。
子不学,非所宜。
幼不学,老何为。
玉不琢,不成器。
人不学,不知义。
为人子,方少时。
亲师友,习礼仪。
香九龄,能温席。
孝于亲,所当执。
融四岁,能让梨。
弟于长,宜先知。
首孝悌,次见闻。
知某数,识某文。
一而十,十而百。
百而千,千而万。
三才者,天地人。
三纲者,君臣义。
父子亲,夫妇顺。
曰春夏,曰秋冬。
此四时,运不息。
曰南北,曰东西。
此四方,应乎中。
曰水火,木金土。
此五行,本乎数。
曰仁义,礼智信。
此五常,不容紊。
稻粱菽,麦黍稷。
此六谷,人所食。
马牛羊,鸡犬豕。
此六畜,人所畜。
东曰海,西曰流。
南曰火,北曰幽。
高曰天,下曰地。
外曰阳,内曰阴。
上曰前,下曰后。
左为男,右为女。
遍四方,皆兄弟。
五洲人,皆手足。
惟圣人,能教化。
俾四海,皆礼仪。
赖帝力,主张之。
述三皇,继五帝。
治《诗》《书》,礼《乐》《易》。
垂六艺,开八政。
自羲农,至黄帝。
号三皇,君天下。
唐虞夏,商与周。
号五帝,势相酬。
于文武,周成康。
施仁政,保四海。
孝文王,克明德。
重庆国,以善终。
成康衰,封建起。
亲者奸,渐嚣矣。
周幽王,烽火戏。
褒姒笑,点其里。
秦始皇,帝一统。
奋六世,之英烈。
胡亥虐,赵高谋。
焚诗书,坑术士。
六国灭,嬴政亡。
楚汉争,高祖兴。
汉朝定,封建衰。
文景武,政绩美。
光武兴,为东汉。
桓灵昏,致灾患。
在人的刚出生时,本性都是善良的。
人的本性相似,但后天的习惯会使人产生差异。
如果不加以教育,人的本性就会改变。
教育的方法,贵在专一。
从前孟子的母亲,为了让孟子受到良好的教育,多次选择邻居居住的地方。
孩子不学习,孟母就剪断了织布机上的线。
窦燕山有高尚的品德,教导他的五个儿子,都成为有名望的人。
抚养而不教育,是父亲的过错。
教育不严格,是老师的懒惰。
孩子不学习,不是什么好现象。
小时候不学习,老了能干什么呢?
玉石如果不雕琢,就做不成器皿。
人不学习,就不能懂得道理。
做为人子,在少年时,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,学习礼仪。
黄香九岁时,就能为父亲暖被窝。
孝敬父母,是应该坚持的。
孔融四岁时,就能把梨让给哥哥。
做弟弟的,应当懂得尊敬哥哥。
首先学习孝悌,其次要增长见识。
知道多少数字,识得多少文字。
一个两个,十个一百个。
一百个一千个,一千个一万个。
所谓三才,就是天地人。
所谓三纲,就是君臣义、父子亲、夫妇顺。
春天和夏天,秋天和冬天,这就是四季,不停地循环。
东边和西边,南边和北边,这是四方,与中间相应。
水、火、木、金、土,这是五行,出于数。
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,这是五常,不能紊乱。
稻、粱、菽、麦、黍、稷,这是六谷,是人们的食物。
马、牛、羊、鸡、狗、猪,这是六畜,是人们饲养的动物。
东方叫海,西方叫流,南方叫火,北方叫幽。
高处叫天,低处叫地,外面叫阳,里面叫阴。
上面叫前,下面叫后,左面为男,右面为女。
遍布四方的人,都是兄弟姐妹,五大洲的人,都是手足兄弟。
只有圣人,才能教化人民,使四海之内,都按照礼仪行事。
依靠上帝的力量,主张教化,效法三皇,继承五帝。
整理《诗》《书》,制作礼仪、音乐、占卜之法,流传六艺,开创八政。
从羲农氏到黄帝,号称三皇,管理天下。
唐尧、虞舜、夏禹、商汤、周文王、周武王,号称五帝,互相交替执政。
周文王、周武王、周成王、周康王,实行仁政,保卫四海。
周孝文王,能光大德行,治理国家,直到善终。
成王、康王衰败之后,封建制度兴起。
亲近的人奸诈狡猾,逐渐嚣张。
周幽王点燃烽火,戏弄诸侯,褒姒发笑,焚烧镐京。
秦始皇统一了天下,继承了六世先王的英烈。
秦二世胡亥残暴,赵高阴谋篡权,焚烧诗书,坑杀术士,六国灭亡,秦朝覆灭。
楚汉相争,刘邦兴起,汉朝建立,封建制度衰落。
汉文帝、汉景帝、汉武帝的政绩美好,东汉由光武帝建立。
汉桓帝、汉灵帝昏庸无能,导致灾祸不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