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渊明所写的《归园田居其三》是一首古诗,描述了陶渊明避开世俗纷争,归隐田园后的悠闲和自在。
诗的开头两句,“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。”描绘了陶渊明在南山脚下种豆的情景。豆苗稀疏,草却长得十分茂盛。这反映了陶渊明虽然勤劳地耕种,但由于他隐居的地方偏僻荒凉,土地贫瘠,收成很差。
诗的中间两句,“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。”写出了陶渊明早出晚归,辛勤劳作的景象。他每天早上早早起床,整理荒地,种上庄稼。晚上带着锄头在月光下归来。这反映了陶渊明虽然归隐田园,但依然保持着勤劳的习惯。
诗的最后两句,“道狭草木长,夕露沾我衣。”描写了陶渊明归隐之地的小路狭窄,草木丛生。傍晚的露水沾湿了他的衣服。这反映了陶渊明归隐的地方虽然偏僻荒凉,但依然有着自然的美好。
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生活情景的描写,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争的厌恶。反映了陶渊明追求质朴自然、远离尘世的思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