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古诗中的诗眼是什么意思?

首页

古诗中的诗眼是什么意思?

诗眼是什么意思?

诗眼一词最早出自南宋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辨》:“诗者,吟咏情性也。盛唐诸人唯在兴趣,羚羊挂角,无迹可求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,不可凑泊,如空中之音,相中之色,水中之月,镜中之象,言有尽而意无穷。”诗眼就是诗歌的妙处所在,是一首诗中传神点睛之句或字。如同画龙点睛,使诗歌焕发出光彩,给人以深刻的印象。

诗眼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

1. 传神达意:诗眼往往是诗歌中最能表达诗人情感、思想和意蕴的句子或字眼,起到传神达意的作用。如李白的《静夜思》中的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”,诗眼是“疑”字,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月光的无限遐想。

2. 烘托气氛:诗眼可以烘托诗歌的气氛,使诗歌意境更加鲜明突出。如杜甫的《春望》中的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”,诗眼是“深”字,烘托了诗歌中沉郁苍凉的气氛,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。

3. 深化主题:诗眼可以深化诗歌的主题,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深刻。如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中的“同是天涯沦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识”,诗眼是“同”字,深化了诗歌中羁旅漂泊、同病相怜的主题,揭示了世态炎凉、人情冷暖的本质。

4. 增加艺术魅力:诗眼可以增加诗歌的艺术魅力,使诗歌更加耐人寻味,回味无穷。如王维的《鹿柴》中的“空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”,诗眼是“响”字,在诗歌中制造了一种空灵寂静的意境,使诗歌更具有美感和艺术感染力。

总之,诗眼是诗歌中传神点睛之句或字,具有传神达意、烘托气氛、深化主题、增加艺术魅力等作用,是诗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,对诗歌的整体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。

热门工具

Copyright© 名字网-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!闽ICP备202200016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