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末年,诗人罗隐隐居于江西九江庐山。一天,他漫步在雪中,有感而发,写下了这首《雪诗》。
八月未解暑,江村独归舟。忽疑身在玉,暗想雪将收。
倒挂银河阔,平铺洁絮柔。
请看临水竹,个个总低头。
这首诗,描写了罗隐在夏末时节,乘舟归家时看到的雪景。
首联“八月未解暑,江村独归舟。”诗人以“未解暑”和“归”字交错,点出季节和地点特征,为描绘雪景作铺垫。
颔联“忽疑身在玉,暗想雪将收。”雪下得很大,诗人被洁白的雪包围,似乎身在白玉之中。这句诗,把雪的洁白无瑕写得生动形象。
颈联“倒挂银河阔,平铺洁絮柔。”银河,就是天河,是银白色的。雪从天上飘落下来,就像倒挂的银河一样宽广。雪花又像洁白的絮絮,平铺在地上,柔软细腻。
尾联“请看临水竹,个个总低头。”诗人请读者看看水边的竹子,都被雪压弯了腰,好像在向雪景鞠躬致敬。这句诗,写出了雪的重量和诗人对雪景的喜爱。
这首诗,语言朴实无华,意境优美纯净。诗人通过对雪景的描绘,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