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日后两句诗是孟浩然的《春晓》:
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
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
春日后两句诗的意思是:
夜来风雨声:这是承接第一句春睡的,春困了,自然就是要睡觉的。春困的感觉就是,一觉睡到第二天才知道天亮。春日夜里突降的风雨,让春困中的诗人惊醒了。
花落知多少:苏轼在《东坡志林》中题解此诗时,对“花落知多少”这句诗提出疑问:“花自飘零,何能自知多寡?故花落知多少,必有所问,而始答之。盖花多而美,则纷华兴感,故问花落多少,而可知其美。”花自飘零,岂能自知多少?诗人不是简单地追问花落了多少,而是从一种惯有思维中跳出来,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的。从这个角度去理解,花落多少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风雨刮落的花,在诗人口中得以重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