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赞美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。它起源于唐朝,盛行于宋朝,是一种以赞美为主题的诗歌。附赞美诗通常以四言或五言为主,内容以赞美君主、大臣、贤人、烈士等伟人为主题,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和赞颂之情。
附赞美诗的创作背景如下:
2.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,提倡忠君报国、孝悌忠信等道德伦理。
3. 中国古代的社会风气,崇尚礼仪、尊卑秩序。
这些因素都促进了附赞美诗的产生和发展。
附赞美诗的特点如下:
1. 语言华美、辞藻华丽,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。
2. 内容积极向上,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教育意义。
3. 形式多样,包括四言、五言、七言等各种形式。
附赞美诗的代表作有:
1. 李白的《赞美吏部尚书赵公》
2. 杜甫的《赞美左相》
3. 白居易的《赞美太师》
4. 苏轼的《赞美文彦博》
5. 黄庭坚的《赞美赵鼎》
这些作品都是附赞美诗中的佼佼者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