枫桥夜泊诗词是中国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著名的七绝。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枫桥夜泊时的心情和所见所闻,表达了诗人对异乡客旅的寂寞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
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,是在唐玄宗天宝十年(751年),张继被贬谪到苏州做司户参军事。诗中的枫桥,即枫桥镇,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,相传得名于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。
1. 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。
月落乌啼霜满天:当月亮落下,乌鸦啼叫起来,整个天空都笼罩着霜雾。
江枫渔火对愁眠:江边的枫树在霜雾中摇曳,渔火在江面上闪烁,诗人独自一人在客船上听着乌鸦的啼叫声,感到非常寂寞和忧愁,难以入眠。
2. 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
姑苏城外寒山寺:姑苏城外,有一座寒山寺,相传寒山寺始建于南朝齐永明年间(498年),因寺内住有寒山、拾得两位高僧而得名。
夜半钟声到客船:夜半时分,寒山寺的钟声传到客船上,诗人被钟声惊醒,更加感到寂寞和忧愁。
整首诗通过对枫桥夜泊的景象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异乡客旅的寂寞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诗中的景物描写非常细腻传神,将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。这首诗也成为了千古名诗,被广泛传唱和喜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