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发函的诗的典故是什么意思?

首页

发函的诗的典故是什么意思?

发函的诗的典故是什么意思?

发函的诗的典故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,此诗作于天宝年间杜甫由长安出潼关至奉先途中。诗中借答别故友王待御,追溯昔日分袂,抒发羁旅之愁。

诗中“发函”一句,指杜甫在奉先县收到友人王待御的来信。函,即信件。杜甫收到王待御的来信,倍感亲切,于是作诗以答。

“发函”一句,也指杜甫在奉先县收到朝廷的诏书。诏书,即皇帝的命令。杜甫收到朝廷的诏书,命其赴京出任官职。杜甫本不愿为官,但又不能违抗朝廷的命令,于是作诗以抒发自己的复杂心情。

“发函”一句,还指杜甫在奉先县收到友人王待御寄来的诗信。诗信中,王待御对杜甫的遭遇表示同情,并鼓励杜甫振作精神。杜甫收到王待御的诗信,深受感动,于是作诗以答。

“发函”一句,在诗中出现三次,分别指收到友人的来信、收到朝廷的诏书和收到友人的诗信。这三件事,都对杜甫产生了重大的影响。

热门工具

Copyright© 名字网-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!闽ICP备202200016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