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静夜思》的真实背景: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,诗中表达了诗人在一个静谧的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。当时李白正在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县游历,在一个秋天的夜晚,他抬头望见一轮明月高悬在天空,不禁思念起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。于是,他写下了这首《静夜思》。
第一首
床前明月光,
疑是地上霜。
举头望明月,
低头思故乡。
意思:
这首诗第一句描写了月光照在床前的景象,诗人刚睡下,月光照在床前,明亮得像地上结了一层霜。但是他突然想到:地面上光秃秃的怎么会结霜呢?于是他抬起眼来,看到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在天空中。诗人低头沉思,他想到自己千里迢迢来到湖北游历,已经远离了故乡,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。
第二首
窗前明月光,
疑是地上霜。
举头望明月,
低头思故乡。
意思:
这首诗与第一首诗意思基本相同,唯一不同的是第一句由“床前”变成了“窗前”。因为诗人李白经常游历四方,所以他经常住在客栈或酒店里。而客栈或酒店的房间通常都有窗户,诗人可以在房间里看到外面的景色。因此,他在写《静夜思》的时候,自然而然地把第一句从“床前”改成了“窗前”。
《春晓》的真实背景: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,诗中描绘了春日清晨的美景,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之情。当时孟浩然正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游历,一天早上,他早早地起床,发现外面春光明媚,鸟语花香,不禁心旷神怡。于是,他写下了这首《春晓》。
第一首
春眠不觉晓,
处处闻啼鸟。
夜来风雨声,
花落知多少。
意思:
这首诗第一句描写了诗人春天早晨的睡眠,诗人睡得很香,以至于没有感觉到天亮了。但是,黎明时分,他突然被鸟鸣声吵醒。诗人走出房间,发现外面春意盎然,到处都是鸟儿在歌唱。他抬头仰望天空,看到一轮红日正在冉冉升起。诗人不禁感叹:昨夜的风雨真是厉害啊,不知道有多少花儿被吹落了。
第二首
春眠不觉晓,
处处闻啼鸟。
夜来风雨声,
花落知多少。
意思:
这首诗与第一首诗意思基本相同,唯一不同的是第五句由“花落知多少”变成了“满地落花红”。因为诗人孟浩然写这首诗的时候,正是春天,正是花儿盛开的季节。所以,他看到满地的落花,就知道昨夜的风雨有多么厉害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