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可以兴、观、群、怨。
《诗经·大序》中说:“诗可以兴,可以观,可以群,可以怨。迩之事父,远之事君;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。是故诗有六义焉:一曰风,二曰赋,三曰比,四曰兴,五曰雅,六曰颂。”“兴”是指诗歌可以激发人的情志,使人产生联想和想像。“观”是指诗歌可以让人观察社会、了解人生。“群”是指诗歌可以使人团结起来,共同欢笑、共同悲痛。“怨”是指诗歌可以让人倾诉自己的不满和哀伤。
诗言志。
《先秦名著通释·论语·述而第八》中说:“诗者,志之所之也。在心为志,发言为诗。”“诗言志”是指诗歌可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。诗人可以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、忧欢离合,也可以通过诗歌来反映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生活。
诗可以歌、可以舞。
《易·小畜》中说:“诗可以歌,可以舞。”“诗可以歌、可以舞”是指诗歌不仅可以诵读,还可以演唱和舞蹈。在古代,诗歌往往与音乐和舞蹈结合在一起,形成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。
诗是无形画。
《庄子·外物》中说:“诗者,吟咏情性,以风其上,使夫志气顺畅,而辞令清举,亦可以观风俗之盛衰,国家的兴废矣。”“诗是无形画”是指诗歌可以通过语言来描绘出各种画面,使人仿佛身临其境。诗人可以通过诗歌来描绘大自然的美丽风光,也可以通过诗歌来描绘社会的人情世态。
诗是人心。
《礼记·乐记》中说:“诗,心声也。”“诗是人心”是指诗歌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反映。诗人可以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,也可以通过诗歌来反映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生活。
诗是历史。
《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中说:“诗,言志也。歌,咏言也。声,依永也。律,和声也。诗、歌、声、律,谓之乐。乐者,音之所由生也。”“诗是历史”是指诗歌可以记录历史事件,反映历史风貌。诗人可以通过诗歌来歌颂历史上的英雄人物,也可以通过诗歌来揭露历史上的黑暗统治。
诗是哲学。
《孟子·尽心上》中说:“诗者,不言而喻。”“诗是哲学”是指诗歌可以表达深刻的哲理。诗人可以通过诗歌来探索人生的意义,也可以通过诗歌来揭示宇宙的奥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