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(1082年)中秋在密州(今山东诸城)所作的一首词。共86字,包括序言和正文两部分。
公元1079年,苏轼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为黄州(今湖北黄冈)团练副使。1080年,又贬为汝州(今河南临汝)团练副使。1081,苏轼又贬至惠州(今广东惠州)安置,又贬至廉州(今广西廉江)。后任徐州知州。元丰五年(1082年)秋,苏轼于中秋之夜在密州作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。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
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
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
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!
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
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
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
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中并没有“度尽劫波兄弟在”这句词,因此无法回答该词语的解释及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