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甫的《晴二首》是两首关于晴天的诗,分别写于769年和770年。这两首诗都充满了对晴天的热爱和赞美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
天时人事日相催,冬尽今宵促岁除。风雨昏昏鸡亦懒,故园更觉永夜长。
这首诗写于769年除夕,诗人当时正在成都。诗的开头两句写除夕即将来临,时间过得很快,让人感到紧迫。三四句写下雨天里鸡都不愿意叫了,故乡的夜晚更加漫长。
腊日融和百卉春,长安不见使人贫。南山积雪浮云端,行人个个爱晴天。
这首诗写于770年腊月,诗人当时正在长安。诗的开头两句写腊月里天气温和,百花盛开,长安充满了春天的气息。三四句写南山积雪在阳光下闪耀,行人都喜欢这晴朗的天气。
杜甫的《晴二首》这两首诗都是对晴天的赞美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在诗中,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晴天的美好景象,让人身临其境,仿佛置身于晴朗的天空下,尽情享受着阳光的温暖和空气的清新。
这两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态度。即使是在除夕这样寒冷的夜晚,诗人也没有被阴雨所打倒,而是用诗歌来赞美晴天,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。在除夕这个团圆的时刻,诗人却无法与家人团聚,只能在诗中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