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《诗经》中的第一篇,也是《国风》中的第一篇。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、鲜明的意象,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世间的劳作、生活、娱乐等场景,反映了周朝初期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。
这首诗分为四章,每章四句。第一章写人们在田野中劳作的情景,第二章写人们在集市上交易的情景,第三章写人们在家庭中的生活情景,第四章写人们在宗庙中祭祀的情景。
第一节:烝民乃粒,粒粒皆辛苦。
第二节:维其时也,有备无患。
农民们深知时令的重要性,他们抓紧时间,不误农时,为秋后的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第一节:匪来贸丝,来即我谋。
集市上,人们熙熙攘攘,热闹非凡。商贩们摆摊设点,吆喝叫卖,吸引着顾客前来购买。
第二节:送子涉淇,至于顿丘。
一个父亲送儿子去参加考试,一直送到淇水边,直到儿子渡过淇水,到达顿丘。父亲殷切地期望儿子能够金榜题名,为家族争光。
第一节:居妇织线,黄绮象形。
在家中,妇女们勤劳织布,她们用手巧的手艺,将五彩缤纷的丝线编织成各种美丽的图案。
第二节:夙夜匪解,说怿女工。
妇女们早起晚睡,辛勤劳作,她们对自己的女工感到非常满意和快乐。
第一节:迺见上帝,及诸卒士。
朝廷中,人们恭敬地祭祀上帝和其他神灵,祈求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。
第二节:乃见天子,天子万寿。
臣子们朝拜天子,天子身穿龙袍,头戴冕旒,威严无比。臣子们恭敬地向天子行礼,祝愿天子万寿无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