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注释
1. 依:傍,贴近。
2. 尽:消失,隐没。
3. 黄河入海流:黄河向东流入渤海。
4. 欲穷:想穷尽。
5. 千里目:形容视力极好,能望到很远。
6. 更上一层楼:登上更高一层楼。
译文
太阳沿着山边慢慢落下,黄河向着大海奔腾而去。
想要把千里风光尽收眼底,那就再登上更高的楼层。
此诗是诗人登鹳雀楼后,面对壮丽的河山,触景生情,抒发胸怀而作。全诗仅20个字,却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感受描绘得淋漓尽致。
首句“白日依山尽”,写出了太阳落山时的情景。夕阳西下,晚霞满天,一轮红彤彤的太阳慢慢地隐没在西山后面。诗人用“依”字,将太阳拟人化,仿佛太阳依依不舍地离开人间,给读者一种无限的遐想。
次句“黄河入海流”,写出了黄河奔腾入海的景象。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,它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发源,一路向东流经9省,最后注入渤海。诗人站在鹳雀楼上,俯瞰黄河,只见它波涛汹涌,气势磅礴,给人一种荡气回肠之感。
第三句“欲穷千里目”,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渴望。登高望远,可以把千里风光尽收眼底。诗人登上了鹳雀楼,极目远眺,只见山川壮丽,河流蜿蜒,田野辽阔,村庄错落有致。诗人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,恨不得能把千里风光都收入囊中。
第四句“更上一层楼”,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决心。为了能够把千里风光尽收眼底,诗人决定再登上更高的楼层。这一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。
全诗语言简洁明快,意境深远,耐人寻味。它不仅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,也是一首抒发登高望远时感受的千古绝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