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河流经山西永济市境内,在黄河南岸有一座鹳雀楼,因秋季常有大批鹳雀栖息于楼上而得名。登鹳雀楼,望见远处的龙门和秦地,黄河奔腾不息,波涛汹涌,壮观无比。鹳雀楼是著名的古建筑,它曾被誉为“天下第一楼”,是历代文人墨客登临胜迹吟咏题诗的地方。
《登鹳雀楼》是初唐四杰之一王之涣的作品,原诗如下:
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
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意思是:夕阳依傍着西山渐渐沉没,黄河奔流入海永不休止。如果想把千里风光收入眼底,那就再登上高一层楼。
这首诗看上去很平淡,但实际却言简意赅,意境深远。诗人从不同的角度,用不同的手法,对鹳雀楼的雄伟壮观和周围的优美景色进行了生动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豁达开朗的心胸和远大的抱负。
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”两句,写出了诗人登楼所见之景。远处的西山在夕阳的映衬下,呈现出一种淡淡的紫色,仿佛依偎在山脚下的黄河之上。黄河从天而降,浩浩汤汤地奔流向海,一泻千里,气势磅礴。诗人用白描的手法,勾勒出鹳雀楼周围的优美景色,为全诗定下了深沉而开阔的基调。
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两句,表达了诗人登上鹳雀楼后,心胸豁然开朗,视野更加开阔的感受。诗人站在楼上,极目远眺,仿佛千里风光都尽收眼底。然而,诗人并不满足于此,他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,于是又登上更高的一层楼。这种不断攀登,不断超越的精神,正是诗人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的体现。
《登鹳雀楼》这首诗,语言朴实无华,却意境深远,耐人寻味。诗人通过对鹳雀楼周围景色的描绘,表达了自己豁达开朗的心胸和远大的抱负,让人读后感到振奋和鼓舞。